我們在一起

我們在一起

標籤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課後心得分享 11秋金燕 0731

至誠頂禮諸佛菩薩祈求加持~

昨日課中討論的一個問題,在修慈心的部份:為什麼你只希望人家快樂的話,眼前我們所有的問題就都找不到了?
1.我覺得昨日同學所說修隨喜心的概念很好。想再舉個小例子,比如說,在兄弟姐妹間,父母有時難免會偏愛某個子女(ex :弟弟)。但因為自己也希望弟弟好,但自己能夠做到關愛的程度跟照顧的程度絕對不及父母對弟弟的關愛。所以,隨喜父母那麼的全心全意的關愛弟弟,而自己不用再花那麼多的心力照顧弟弟,弟弟就可以被照顧的那麼好。這時就不會有怨父母偏心的念頭,也不會有忌妒弟弟備受關愛的念頭了,因為只希望父母因為對弟弟付出關愛而快樂,只希望弟弟受到妥善的照顧而快樂。

2.而昨日也談到排隊跟停車的比喻,我再繼續試著用受寵的弟弟做比喻看看。假設父母對弟弟關愛過頭了,太過於寵愛弟弟,覺得弟弟也因此會增長他的不好習性時。因為看到將來雙方會產生的苦果,不希望他們都受苦,所以產生勸戒雙方的舉動。(因為慈心的升起希望給他們快樂-希望他們不要將來受苦/因為悲心的升起想幫助他們拔苦-而有勸戒他們的舉動)

3.相同看到的排隊插隊的人跟搶自己停車位的人,可以先理解的是,他們這麼做無非也是想離苦得樂。(若承許這一點,眾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離苦得樂。當下他們插隊或搶車位成功了他們當下是快樂的。)
慈心的升起是希望讓他們快樂,也知道他們那麼做是為了得到快樂罷了, 心情便不容易升起嗔心。
但是,我們也觀察出這麼做,並不是得到快樂正確的方法,養成的是不好的習慣,對其他守秩序的人不公平,日後若因此跟人起衝突,那對他們來說,是苦的。
於是升起悲心,希望他們將來不要受苦,而給予勸說。(此時的勸說與起嗔心時的勸說就不太一樣了,起嗔心的勸說會是自己也希望得到快樂,因為他侵犯了我的權益,自己不快樂了,所以想要據理力爭,得到快樂)

4.所以先升起慈心,再升起悲心的這個道理的次第,讓我覺得很奧妙~
有點像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用正確的方式幫忙他人瞭解真正的離苦得樂的方法,真的去利益到他人。但前提是要視每一個人都是無始以來的如母有情(修平等捨),更要有正確的知見,而不是自己覺得是正確的知見(多聽聞、多學習)。

5.為了利益身邊的家人、朋友,希望他們得到最究竟的快樂(慈心)。但是自己的也還在學習中,無法給他最完整的學習。所以只能將他們引領進廣論班的學習,讓佛菩薩跟師父上師來幫助他們,給他們正確的知見,得到真正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才是(悲心)。

以上是昨日課堂上所能理解的慈心與悲心的概念,但僅止於理解的層次,我想真正對境時,要做的到也做的好,是很難的。也不知到概念是否正確,目前只能先在心裡種因了。

金燕    合十

師父法語 07/31 2014



師父說:
初學時就想要把正見立刻把握住是很困難的,
但如果覺得把握不住正見就不去學、不去做,
那就永遠沒機會了。
例如,小時候絕對不可能先弄清楚奶、飯是什麼再去吃,如果這樣是沒辦法長大的。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師父法語 07/30 2014



師父說:
透過佛法,心靈的能力是無限的,
但世人發揮利用它,是非常有限!
佛法的心靈無限是什麼?
要充分發揮心靈的能力,
德行是絕對重要的,
能力來輔助德行。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師父法語 07/29 2014



師父說:
佛沒有不救我們的,
但我們伸出去的手,
不是向佛求救,
而是隨順自己的業習氣在伸。
心眼兒看出去的東西,
都是忙這習性,
這是我們的致命傷。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提昇營心得分享 11秋趙一芬



1.
上師說,我們生命很多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那,甚麼才是生命中最大的問題?
 當我們遇到憂悲苦惱,卻不知道要用正法來遏止煩惱的續流
 因為我們無明,執著問題的表相,執著於一場一場不管是真實的或內心的小戰鬥(如同
 上師說的師姐執著於她的血淚史,同樣的,我們自己的煩惱,總是那麼迫切又真實,該如何面對?)
 上師說,我們內有瘋象。是的,如果我們的心平靜下來,就能看清楚煩惱。平靜下來的動力,就是打開
 師父的音檔,聽了法,我們一向習慣緣於外界過失的心,就會收回往內心看。眼前的事變成小事,小土堆,心裡忽然有了力氣,看到遠山更遼闊更高更遠。
 ,是一道清涼的閘門,我們要串習的是,當煩惱熾盛時,如何停下來,轉個彎,改變以前習慣增長煩惱的惡習,聽聞
 師父說的廣論,思惟 師父說的法義。

 2.   
 我們有沒有養成像閃電一樣反觀自己的力量?
 我們平日串習,我們大多數的念頭,都是貪著現世,耽著身心,因此養成不敏銳觀察自己的心。即使聽了法,還是沿著原來的見解,原來的方向,杯中滿滿的煩惱(包含自我的見解,以自我中心在衡量一切事物),我們沒辦法知道自己生命中發生了甚麼事。

 3.    “我要佛法
 師父說:”這非常重要,非常簡單,但卻習慣性地忽略。
 上師說:三歲都知道的道理,八十歲都還不會,因為我們疏於實踐。
 上師以思惟聞法勝利為例,跟我們說,只要上課前五分鐘,想一下聞法勝利,久了就連成片。因為我們很難從一個境很快轉移到另一個境,所以
 上師用了這麼簡單的方法來教導我們怎麼實踐,怎麼思惟。讓我們升起我要佛法的希求心和歡喜心。
 想到
 上師初次看到楞嚴經,那種一輩子也不願意放開的心,這樣的等流,讓我隨喜讚歎不已。雖然一直以來,我的內心是非常渴求佛法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是質與量相對地比較。看到
 上師對佛法,就如同師父所說,是可以用生命來換取心裡讚歎驚異不已
 感謝師父、上師的教導,上師的開示,示現了一條我可以跟隨的路,讓這條成佛的道路對我不再那麼完全不可能(雖然還是遠的不得了!),隱隱約約透出一條可行之道。努力思惟(例如:
 思惟聞法勝利),加深自己我要佛法的量,加深自己的希求心,歡喜心,只要方向對,只要一直跟著師父、上師,從我的下腳處著手,總有一天,我可以走到師父、上師身邊,跟著師父、上師學習。

 4.   
 你在忙甚麼,有沒有忙在點上面
 上師教導我們,先暫離繁忙的一切,跑到比較高的點上,用望遠鏡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生命規劃重新整理。
 這句話對我是個警醒,當我們被繁忙的事或壓力趕著時,是不是該停下來,從遠方看看自己,有沒有忙在點上。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師父法語 07/27 2014



師父說:
當我們覺得自己在做不可能的事的時候,
要堅信只要如理如法地做,
一切都將成為可能。
若能這樣想,
我們就充滿了希望。
諸位要記得,
任遇何境總歸反省自己、淨化自己,
且要不停地保持這種祈求和希望,
這就是最實在的淨罪集資。
屆時,善知識一定會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