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

我們在一起

標籤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下週2014/09/10廣論進度 **11秋076




下週2014/09/10廣論進度 **11076

廣論進度:P235 LL2第二得已守護~ P237 LL1能利世間

廣論音檔:[100A] 16:00 ~[ 102B] 02:50


選擇1 (flash):
選擇2 (html5):



 第二得已守護不令失壞者,謂當知學處故應宣說,此中分二,一 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二 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初中分四,一 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二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應當修學六次發心,三 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捨有情,四 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今初

  若閱經藏或從師聞,思菩提心所有勝利,華嚴經中廣宣說故應當多閱。如前所引說如一切佛法種子,又說總攝菩薩一切行願故,猶如總示。謂若廣說支分無邊,於總示中能攝一切,故謂總示。又如嗢柁南,攝集一切菩薩道法所有扼要,說為嗢柁南。菩薩地中所說勝利,是願心勝利,彼最初發堅固心有二勝利,一謂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攝受無惱害福。第一者如云﹕「天人世間皆應敬禮,」謂發心無間,即成一切有情所供養處。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性門,亦能映蔽諸阿羅漢。」謂成尊上。又說,「雖作小福,亦能出生無邊大果,故為福田,一切世間悉應依止,猶如大地。」謂如一切眾生父母。第二者如說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若寢若狂或放逸時,諸惡藥叉宅神非人不能嬈害。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由此顯示息災等業,發心堅固則易成辦。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隨所居處,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飢饉過失非人損惱,未起不起設起尋滅,轉受餘生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菩薩安住種性之時,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發心已,身心粗重轉復薄弱,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惱,忿嫉諂覆等多不現行,設暫現起亦無彊力,不能久住速能遠離,難生惡趣,設有生時速得解脫,即於惡趣受小苦受,即由此緣深厭生死,於彼有情起大悲心。菩提心福若有色形,雖太虛空亦難容受,以諸財寶供養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勇授問經云﹕「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徧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徧滿恆沙數,諸佛剎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傳說覺{口窩}繞金剛座時,心作是念,當修何事而能速證正等菩提。時諸小像起立請問諸大像曰﹕欲速成佛當修何法,答曰當學菩提心。又見寺上虛空之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亦如前答。由聞是已,於菩提心,心極決定。由是能攝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大寶庫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發菩薩行廣大行,最勝依止,應知即是菩提之心。於修此心當漸增長勇悍歡喜,如渴聞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極深細觀察諸道,諸佛菩薩唯見此是速能成佛勝方便故。如入行論云﹕「能仁多劫善觀察,唯見此能利世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