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一、思總業果。
癸二、分別思惟。
子二、抉擇業果。
丑一、顯示黑業果。
寅二、輕重差別。
- 課文大意:卯二、兼略顯示具力業門分四。
一、由福田門故力大
1.主要指三寶尊重似尊父母等,因福田重大的緣故,儘管沒有猛利的意樂,但只要略微行善,會得大福報,略微行惡會得大惡報。
2.以犯戒身身受用僧伽財物,即只有少許,亦會墮入地獄受長劫之苦。
3.已布施給僧伽的東西,不應自己再受用或轉贈在家眾。
4.僧伽中以大乘菩薩出家人最尊貴。
一、 三寶是福田門,我們對三寶所造輕微的業,所結之果非常重大。一般人對佛、對經典比較容易升起恭敬,但是我們對於出家人,常常不小心會冒犯,甚至在內心作意去判斷好壞。要特別留意。
二、 我們在家人比起出家人,同樣造了惡或是造了善,果報程度完全不同。出家人造善功德無量無邊,相對地造惡會得地獄果報。有一句話,出家人乃大丈夫,非將相所能為也。因此我們不論看到、聽到出家人的甚麼,內心都要先對他們肅然起敬。
三、 佛菩薩那麼慈悲,一定會用所有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提升,所以可以合理猜測到:我們的身邊一定有很多佛菩薩示現的有情,用身教、言教來幫助我們。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身邊的人都是佛菩薩呢?同學回答障礙太多(我們看不到他們的好)、資糧不夠(我們聽不懂他們話語的內涵)
四、 我們到了鳳山寺,外面有提供我們供香、供燈的所有資具,我們可有犯了盜用三寶物資?同學回答並沒有。因為第一,我們有同學有對寺院先做供養。第二、這是僧團開許我們在家人使用的。
五、 出家人所對境都是三寶福德田,我們聽了 師父講自己在淨律寺中打電話忘了丟銅板前後的行持。 師父展現出不怕犯錯,要能夠知道錯,並且真實懺悔,甚至怕銅板丟得不夠,寧可多丟幾個以免犯戒,更對自己內心想要貪方便的念頭都不可以現起,可以知道 師父是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的修行人。
六、 為什麼在業果的章節,要談到戒律?
前面章節說,要能夠得到人身,要俱足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個四樣東西,前面三樣東西沒有圓滿,如果你正見具足的話不會墮落,至少生在龍中。戒律就是要讓我們在業果的範圍內,得到最好的保護和維持正見的方式。所以
師父在這個章節,不斷地跟我們提到持戒的重要,我們現在只能在寺廟的環境下持戒,但我們在研討廣論的過程中,就是不斷在建立我們的正知見,不得不感謝 師父的智慧,讓我們能夠生生世世得到修行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