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

我們在一起

標籤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2014/06/11 課程內容與總結 – 11秋076



廣論進度: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由依何因如何生起(本週進度)()修菩提心次第,()發起之量,()儀軌受法。
一、課文大意:
1、四因發心:
(1)種性圓滿:宿生善根圓滿具大乘種姓。
(2)善友攝受:有好的環境得同行善知識及尊長善知識。
(3)悲愍有情:具悲心想要利益他人。
(4)不厭患生死難行:生死難行卻不畏懼厭患。
2、四力發心:
(1)自力:主要靠自己的力量。
(2)他力:靠師父在幫你。
(3)因力:與生俱來菩提因種。
(4)加行力:依者師長教授聽聞思惟努力學習。
四緣發心是外在引發想為利有情願成佛的條件,四因發心是發菩提心的人本身內外的條件,這八個因緣條件,由自力及因力發心謂堅固,他力及加行力發心謂不堅固, 宗大師勸勉處於末法的我們,學法要提起自力至誠發心把根本建立起來。
二、影片觀賞:(內涵:自力、他力)多生隨喜的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修行。
三、聽帶討論:
1:檢查一下我來上課的動機是什麼?跟三年前作比較差別如何?
A:同學分享:有的是以前想在現在工作上搞定老板,現在是想搞定自己,覺得很歡喜。
有的認為廣論很有內涵,一路學來也真的收獲很多。
師父說:要把那個稻種出來,有幾個條件……、稻的種子、水、肥料、陽光、泥土,這個裡邊有一個事情是特別重要,什麼?是稻種、稻種!因為你要的是稻芽,如果你這個問題不能把握得住的話,你儘管這個地方是有水、有土、天氣暖和、有肥料,可是它長出來的東西,長不出稻的芽,也結不出稻的果。
2:那什麼是稻種?什麼是陽光、空氣、水、肥料、泥土?
A:稻種是菩提心,我們種的是成佛的種子,將來成就的是佛果。
但是我們往往種的是現世的種子,例如想很有錢如郭台銘,或者工作順利、家庭美滿等,所以要檢查我學廣論的動機,或者作義工等等,都要以成佛的角度去作,因為成佛是究竟的離苦得樂,這是人人想要的。
:現在來上課困難(提心力)有較小嗎?聽 師父的帶子跟以前比較有困難嗎?
A師父說:像我們上面正確地了解了整個的佛法,以及特別是大乘佛法,現在是將近隱沒的時候,目前這個狀態,是惡濁世當中最惡濁的時候。而在這個時候了解了,去至誠發心更是難能可貴,不但難能可貴,更是功德無邊啊!
所以在末法的時候我們能好好學,把法可以延續下去將來可以利益很多人,這件事功德無邊,也難能可貴。
4:為什麼現在學法是難能可貴?
A:師父用得了絕症而找到救你的藥來形容難能可貴。而實際上我們是得了無明大病,佛法卻是救我們的妙藥。
知道了難能可貴之後要作的是:
(1)、依大善知識(師父)聽聞這個真正圓滿的教授。
(2)、認真地思惟觀察,努力去修。
(3)、不必人家勸才來,不是看別人作才作。
(4)、要靠自力自己升起我要去作。
5:那要怎樣升起自力?
A:現在能自發的學習是過去生就努力過的;發現自己沒有的話現在就趕快努力。
怎樣努力呢?
透過好好聽廣論、思惟廣論,本身就可以讓我們產生學習的力量,因為思惟本身是造業,會在腦筋裡留下一個力量,這個力量會讓我們學法有相應的感覺,慢慢對法有好樂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