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

我們在一起

標籤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廣論>聽聞軌理云:「復次於法若講若聽,將自相續若置餘處,另說餘法,是則任其講何法事,不關至要。」

昨日,參加營隊的前行會議,總護持師兄在前行提策時,提及他近日從一位教證具足的大善知識那裏學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經典由來,十分歡喜。

他說道:『原來,是佛有一次在某處說法,是時觀自在菩薩已得甚深般若波羅密多,佛座下的弟子阿羅漢具壽舍利弗,便起心問之,所以,心經是觀自在菩薩與具壽舍利弗的對話,經中的設立子即是具壽舍利弗云云。』

他又說道:『以往,每次讀道或誦到舍利子,就心想不知道是甚麼意思,輾轉問了不少人,有的說這樣,有的說那樣。莫衷一是。』

他說:『好高興啊,終於一解我十六年來的疑惑。』

聽到師兄這麼提起心經的來源時,我心裡當下的念頭是:這個應該是很基本的佛學的常識吧?學佛的人應該早早就搞清楚了吧?前行提這個,也太平淡了吧?
所以,聽完了也不以為意,也只是覺得師兄能直接與大善知識面對面交流還蠻殊勝的。

今早,唱著讚頌,突然腦中電光一閃,心底驀然一驚,眼前浮現五個字:「我鄙惡行影」,猛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差。

一點一滴的回想,越來越覺得師兄說這件事體現許多師長以及他自己的功德。也越難過自己的渾身毛病。

想想,師兄對於未經有傳承的師長得來的說法,不管它看似多麼簡單,都始終存著懷疑。

而如果是我的話,一有疑問,就會以自己的方式找答案,自己揣摩者有之,Google者有之,道聽塗說者有之,林林總總,然後,很有自信的判斷,這個是錯的,這個是對的。看起來像是很認真很精勤的學習,很聽 師父的話,其實,說穿了是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不依師承。光是這樣一件看似極小的是,就知道學得好的師兄是以何等態度在面對師長的教導,而我還自以為對師長很有信心。

師兄描述這一件事的時候,泰然自若,不知道的說不知道,知道的才說知道,我想我自己,應該會對於自己的「不知道」感到很不自在,且不欲人知。而師兄完全不會讓人覺得他會不好意思,而讓我們見到修行中真正應該高興和真正該難過的是甚麼。

<廣論>聽聞軌理云:「復次於法若講若聽,將自相續若置餘處,另說餘法,是則任其講何法事,不關至要。」
師兄所體現的,是把 師父教的,放在心上,用在生活之中。如喝水吃飯。關至要者,應如是。

所以,這件事,我犯了所有聽聞軌理中所說的不應有的行相。更遑論觀同行過等過失。

而真正最大的問題是,真正恐怖的是,我對於能得到善知識的教導,或說,對遇見善知識的機緣難得,對遇見清淨傳承的難能可貴,真的完全沒有感覺。

然而,因師長加持,使我能在後來還有機會看見自己的鄙惡,而能稍稍生起慚愧之心。

師父說,當你覺得自己對的時候,你其實已經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

而我的起心動念都是自己對,自己懂。我到底還要這樣無感,這樣浮浮泛泛到幾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